学生工作新抓手,辅导员工作新平台--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案例

发布者:党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17-06-24浏览次数:1699

实施背景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搭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平台,鼓励辅导员整合力量,凝练特色,展示亮点,

20163月,学校出台了《上海健康医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实施方案(试行)》,组建辅导员工作室团队,使之成为专业化服务学生工作的窗口、展示辅导员风采的平台和孵化职业型辅导员的摇篮,成为集服务、带教、科研、交流、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平台,使辅导员队伍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

主要目标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三大平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锻炼平台,学校由高职高专向本科转型过程中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平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平台,为尚在培育中的其他辅导员工作室作标杆。

辅导员工作室围绕各自工作计划,从职业生涯规划、传统文化学习、学业导航辅导、党建知识教育、健康人格塑造及领导力培育等方面积极开展活动,发挥窗口作用,突显平台功能及全方位育人成效,对辅导员自身能力提高及职业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及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较大意义。

“彩虹生涯辅导员工作室”团队开发自我探索、生涯规划咨询等五大功能模块,着力打造知音坊、加油站、减压舱、咖啡屋四大项目,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私人订制的指导咨询服务。

“旖健中情——中药传统文化工作室”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各类体验活动和中医药手工制品DIY活动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同学们能身心健康地在校园里愉快成长。

“学生党建辅导员工作室”面向全体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优势, 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生活动,搭建学生党员锻炼的舞台,服务的平台,成长的基地

“健康36.7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建立特色工作室的方式,在大学生行为养成、健康秘笈学习方面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传播健康理念。

“大学生领导力工作室”从领导力角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学生价值观教育和能力教育为立足点,以塑造大学生领导者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幸福学习小栈——学业导航辅导员工作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针对同学们在学业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等,致力于打造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的平台,服务学生学业发展。

实施方法

各学院辅导员结合相关职业能力资格与工作经验,积极进行了申报。各团队明确职责,从工作理念、团队建设、课题研究、资源引入、成果推广等方面逐步开展工作。

1、创新工作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我校当前学生工作的短板,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各项具体实践工作。

2、打造优秀团队。制定本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积极进取,成长成材,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开展课题研究。以工作室主持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按要求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各类课题,推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实践育人研究成果。每年,至少要立项或完成1项校级及以上德育类研究课题,或在B类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篇; 在三年内,力争完成或立项1项市级及以上德育类研究课题。

4、引入优势资源。注重在大德育体系框架下,积极引入校内外相关资源,支撑工作室建设。多个工作室根据自身特色,获得校外专家、校内思政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5、推广工作成果。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并通过观摩、研讨会等形式加以介绍、推广、展示工作室成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学校成立评审小组,经过资料审核、听取汇报以及现场答辩等环节,最后评选出2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彩虹生涯辅导员工作室、旖健中情——中药传统文化工作室)和4个学院级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党建辅导员工作室、健康36.7℃辅导员工作室、大学生领导力工作室和“幸福学习小栈”——学业导航辅导员工作室),内容涵盖职业生涯规划、中药传统文化、学生党建教育、健康养生、大学生领导力与学业导航等方面。在工作室具体的考核细则指导下,各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从已有基础、建设目标及举措、工作室特色与亮点、预期成果及推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与安排。

条件保障

学校对辅导员工作室给予大力保障,从场地、经费、绩效等方面给予条件支持。

1、配套保障

工作室一般建在园区内。学校为每个工作室提供办公场地及基本办公设备。工作室面积根据工作内容和形式确定,一般为15-30平米。学校为工作室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每个校级工作室每年资助3万,3年为一个周期,学院(部门)级工作室每年资助1万,1年为一个周期。

2、纳入《学生工作激励计划实施方案》

《学生工作激励计划实施方案》对辅导员工作室有具体的考核办法规定,明确要求对工作室的业绩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围绕具体要求(工作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次;工作室每季度开展1次大型展示活动或研讨活动;工作室每年立项校级及以上课题1项;学生对工作室的满意度测评满意度在80%以上;),采取集中答辩等方式,重点考核在工作亮点、团队建设、资源嵌入、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同时,激励计划对工作室有激励经费。获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团队,在计划执行期内工作考核合格按700//人额度核拨给团队负责人。年终考核优秀的团队,一次性奖励1000/人。在协议期内,如发现违背职业道德或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学校将视情节严重给予中止或撤销激励计划处理。

实际成效

一年来,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招募学生骨干成员,在南、北苑校区开展了多场活动。“彩虹生涯工作室”校内活动8场,校外活动4场,职业专题讲座、职业兴趣测试、模拟面试及手工制作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究自我,学习如何从容应对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项挑战。“旖健中情辅导员工作室”校内活动8场,校外活动2场,围绕制作生活用品、香囊、五彩绳、中医艾灸养生体验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幸福学习小栈辅导员工作室”校内活动7场,校外活动2场,活动以辅导课、分享会的形式向同学展示了优秀学子们成长成才的奋斗经历。“学生党建辅导员工作室”校内活动6场,校外活动4场,通过开展趣味党史知识竞赛、主旋律讲座、红色基地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红色革命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熏陶。“大学生领导力辅导员工作室”校内活动7场,校外活动4场,通过举办辩论赛、讲座、演讲比赛、志愿服务、走访知名高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锻炼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健康36.7辅导员工作室”校内活动6场,校外活动2场,通过举行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冬令养生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理念,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工作室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辅导课、分享会工作,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以比赛、动手制作、走访、参观、运动等形式开展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广大师生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均达到预期的效果。

体会与思考

一年来,工作室活动主题涉及范围广泛,从职业生涯到中药文化,从入党党建到健康养生,从大学生领导力到学业导航,主题严肃且活泼,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有益性于一体,在师生中间引起极大的反响,受到师生的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此类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求,在调查中同学们反映,今后会经常关注和积极参与辅导员工作室的活动。

辅导员工作室大大提升了辅导员工作室在全校师生中的知晓度和美誉度,辅导员工作室成为了辅导员进行思政育人的新抓手、新平台,辅导员工作室使思政育人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育人效果。

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们将自身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与引领培养学生深度融合的结晶,是高校落实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有效举措,也是学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学工部将定期对目前的6个辅导员工作室进行考核,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工作室工作机制,并开展新一轮辅导员工作室的创建申报和选拔培育,使辅导员工作室使成为我校学生工作的品牌项目。